令人念念不忘,甲居的玉米餅。玉米餅鬆軟香甜,是一抵達甲居就迫不及待
跟民宿主人吵著要吃的美食。樹哥看著我們饞的樣子,笑說有遊客真的就是衝著
這個玉米餅而來~還真的沒在別的地方吃過這麼好吃的玉米餅。
一開始為了要不要寫這篇遊記有點猶豫不決,因為我們要去看旱獺的村子已
成為我心中的世外桃源,私心不希望有太多人造訪,能一直這麼保持它清麗脫俗
的面貌。但其實莫斯卡的名氣已經逐漸傳開,我們2013年造訪當時樹哥已帶不少
遊客進入,我們進去時樹哥已連續幾天來回三趟了!而且聽說已經正在建造公路,
2014年莫斯卡就會開始通車。
吃完早餐後,樹哥帶著我們三人和昨天新認識也想進莫斯卡的兩位大陸女孩,
往莫斯卡出發。進入莫斯卡要先到丹東鄉,距離甲居約60公里的路程,路況時好
時壞,花了約兩個小時車程才到丹東。上圖是路途中經過的風景。
丹東鄉很小很小,放眼可見的屋舍也不過十數棟,但已經是附近村莊物資供應
的中心了。
抵達丹東鄉後,接下來的路是普通車子無法通行的。我們一行六人,四個人選
擇坐拖拉機,兩個人選擇騎馬,拖拉機先來了,馬主則還在山上找不著馬。
等待馬來的期間,我們在附近隨便晃晃。
丹東鄉的藏居。
等待馬來的同時,唯一的雜貨店正在卸貨,儲藏室在二樓,藏族姑娘們直接
站在貨車上搬運貨物從二樓窗口遞進去,而且清一色幾乎都是女生在搬運。
等了好一陣子,馬兒終於來了,我們兩組人馬便一齊出發。這是我們四人坐的
拖拉機。路況很爛,所以有時連拖拉機都會卡在洞裡,大家都得下車幫忙推。拖拉
機原本就是載貨用,沒有所謂的座位,直接坐在鐵殼裡一路在坑洞裡撞撞撞會非常
疼痛;前一年的作法是放很多軟樹枝,但其實還是會被戳得很痛,今年的作法改成
放很厚的稻草,雖然據說好一點,但坐久了稻草被壓扁,也喪失緩衝的效果,其實
還是撞得很痛,坐了一天後身上多出很多瘀青......
拖拉機與我們。拖拉機初體驗,但以後也不想再坐拖拉機了~
一開始天氣還蠻不錯的。
從丹東到莫斯卡之間有零星一兩戶住家,我們沿著山谷前進,沿途只有遇到
幾個當地人。
爬到最高點,有兩個小小的高山湖泊。天氣開始轉陰。
拖拉機其實很慢,跟快走速度差不多,但因為海拔很高,所以我們也沒辦法
下來靠自己快走,最高的啞口處是金龍山,海拔4646公尺。
騎馬和拖拉機速度差不多,我們在最高點等騎馬的同伴到來。在啞口不小心太
興奮動作太大,一下子就感到身體有點不舒服要高山症了,趕緊吃下半顆丹木斯坐
下休息,之後倒也就還好了。但是隨後變天開始下起大雨,拖拉機沒有遮棚,大家
各自穿起雨衣,半坐半臥在拖拉機上任由雨淋,這時很慶幸自己的登山外套和雨褲
挺好用的,雖然外頭大雨淋的很濕,但內層的衣服依然可以保持乾爽。
高山上很特別的花,之前在九寨溝也有看到過,不知道叫甚麼名字。
在拖拉機上震了五個小時快要再也忍受不了時,我們終於看到莫斯卡了~大家
都不想再待在拖拉機上,紛紛跳車下車自己用走的。
這個擁有虔誠信仰,與世無爭的世外小村,令我至今仍魂牽夢縈,念念不忘。
拖拉機的師傅為我們找了一家民居借宿。莫斯卡至今尚未有旅館,也代表造訪
的遊客真的很少,也讓我更加珍惜這次的旅程。我們住的就是照片中的這棟建築,
一樓還在建造中,我們住在二樓,主人不在家,是由親戚接待我們。原來即使新建
的房舍內都還是沒有廁所的喔,我們要去外面公廁解決大小事。
旅伴騎來的兩匹馬可以好好休息了。
迫不及待,我們要去拜訪旱獺。
雖然已是六月,但莫斯卡海拔太高,我們抵達時剛好遇到變天,除了下雨外,
其實還下了冰雹和飄雪,天氣轉冷,旱獺們不太出來,我們只遇到了一隻親人的旱
獺。但是大家都還是很開心,忙著奉上餅乾。
雖然大家真的都很冷,凍到嘴唇發紫,手不自主抖動,但還是很想和旱獺
多相處一點時間。旱獺也真的很不怕生,直接爬上我們身上吃東西。
當地的藏人視旱獺為吉祥物,所以世世代代餵食佛寺前草地上的旱獺,以
至於旱獺特別不怕人。
莫斯卡村。旱獺吃飽後就回地洞裡不理我們了,天氣也實在太過於寒冷,風吹
得大家頭都痛了,沒辦法再去到處逛逛,直接回民居避寒。
虔誠的藏族老奶奶。